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為持續推廣民俗文化教育,特以林安泰古厝園區之閩南建築空間,傳承閩南禮俗文化,於6月到8月推出「古早好時光」主題展覽,展出內容包括結婚、懷孕、新生、週歲、成年、民間信仰以及吉慶禮俗影音等主題情境。
一、日期:101年6月至8月
二、地點: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(左右護龍廂房)
三、展場總配置圖
四、各展區展板與實景圖(可點選後下載放大圖)
(一)迎賓主題佈置
(二)茶之淵源
◎主題背景板
◎說明看板-1
◎說明看板-2
◎現場實景
◎展出文物
1.喜餅(1)
結婚喜餅有大餅、盒餅,現代多為禮盒形式。
2.喜餅(2)
結婚喜餅有大餅、盒餅,現代多為禮盒形式。
3.男六禮
女方於訂婚時贈送男方之六禮,例如襯衫、領帶、皮鞋、皮帶、領夾、手錶等。
4.女六禮
男方於訂婚時贈送女方之六禮,例如:衣服、皮包、皮鞋、手錶、頭花、木炭(寓子孫綿延)、金飾等。
5.嫁妝(1)
首飾與現金 。
6.嫁妝(2)
禮香禮炮、帶路雞、肚兜。
(三)茶藝文化
◎主題背景板
◎說明看板-1
◎說明看板-2
◎現場實景
◎展出文物
1.花公與花婆
民間習俗相信人的本靈屬百花園內的植物,故有拜花公、花婆祈求照護本靈花欉,以順利懷胎和生產的習俗。
2.臺北市政府「助妳好孕」專案
臺北市政府為鼓勵生育,結合市府各局處資源,包含自100年度起發放每胎2萬元的生育獎勵,以及給予5歲以下孩童每月2,500元的育兒津貼及各式配套福利措施等,希望降低臺北市年輕夫妻的養育負擔,一起當年輕夫婦的最佳後援。(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提供)
(四)新生禮俗區
◎主題背景板
◎說明看板-1
◎說明看板-2
◎現場實景
◎展出文物
1.三朝沐浴
當嬰兒出生三天後,才正式用水洗澡,且在母親結婚陪嫁的浴盆中,放置桂花心(木犀花)、柑橘葉或龍眼葉(象徵富貴、吉祥、子孫滿堂),三顆石子(象徵有膽、勇敢)、十二枚銅錢(象徵財運),並以小石頭放嬰兒胸前拍三下,稱為「做膽」,再穿上外婆送來的衣物。
2.滿月剃髮
嬰兒出生滿月後,會正式「剃髮」,理髮前準備三顆小石頭、12枚銅錢、12顆紅蛋、蔥等,依照禮俗,以紅蛋在頭上滾三次,主「紅頂」、「升官」之意,蔥則主「聰明」、小石則主「健壯」。
3.外家送頭尾
嬰兒滿月後,外家「娘家」會準備許多嬰兒衣物來「送頭尾」,早期送虎帽、肚兜、虎鞋,現改以帽子、衣服、鞋子等,並繡有「卍」字紋,以示祝福。
4.做四月日-收涎酥餅
嬰兒出生滿四個月時,父母以酥餅(或糖餅,通常為12個)並用紅線串在一起,然後請親友、長輩剝開酥餅,接者在嬰兒嘴邊揩抹唾液,為其「收涎」。
(五)週歲禮俗區
◎主題背景板
◎說明看板-1
◎說明看板-2
◎現場實景
◎展出文物
1.做度晬
嬰兒滿週歲時須準備的供品。通常是以油飯、麻油雞、紅龜粿等來祭拜床母或七娘媽等神祇,藉此以祈求神明庇佑。
2.腳踏龜
幼兒滿週歲之習俗。是以腳踏麵龜之方式來意喻「長命百歲,榮華富貴」。
3.抓週物品
傳統抓週以書(主有學問)、印(主當官)、計算機(主從商)、錢幣(主富貴)、雞腿(主食祿)、尺(主從工)、蔥(主聰明)、葫蘆(主福氣)、土(主地主)、布料(主設計)、毛筆(主書畫家)、筷子(主廚師);現代則改以其他相關物品代表。
4.幸福+專案-寶貝篇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推動透過里、鄰長的服務,延伸市府照顧、關懷市民,提供設籍本市之新生兒父母相關服務資訊及關心祝福,打造臺北市成為一個「友善、健康、溫馨、關懷」的城市。(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提供)
(六)民間信仰區
◎主題背景板
◎說明看板-1
◎說明看板-2
◎展出文物
1.天公座
祭拜天公所用的紙糊燈座,表示天公降駕之位。
2.虎爺信仰
臺灣民間信仰相信因「虎爺」具有勇猛、鎮邪的形象,被尊為孩童之守護神祇,其中新港奉天宮奉祀之虎爺將軍相傳因受敕封,為全臺獨有「頭戴金花」、「供奉於神桌上」之特色,近年廟方更開發眾多文化創意產品,積極以多元方式推展民間信仰之良善特質。(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提供)
(七)重陽祈福
◎主題背景板
◎說明看板-1
◎說明看板-2
◎現場實景
◎展出文物
1七娘媽亭
由竹片和綵紙糊製的樓亭,作為供奉七娘媽的神壇。
(八)吉慶禮俗影音區
◎說明看板
◎現場實景